铺设底模板底模板采用10mm优质竹胶模板,铺设时,模板牢固打在方木上,箱梁模板与模板之间用海棉条填塞。底模板铺设计完成后,清除模板表面外露海绵条,竹胶板的纵向拼缝下面必须设置通长方木,确保模板拼缝质量。为了检查支架的—承载能力,减小和清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及地基的沉降量,在支设箱梁模板前对支撑体系进行预压。预压材料为砂袋,最大荷载为设计荷载的1.2倍,分段加载,预压48h,预压时每跨5个断面,每个断面5个点,每6h观测1次。观测的方法是采用水准仪倒尺测量,测加载前标高为Δ1,加载后标高为Δ2,卸载后标高为Δ3.根据观测结果绘制出沉降曲线。由于地基处理是采用局部换填土,整平压实后,再用50cm灰土分层压实,压实度达93%以上,所以地基变形很小。2d观测值小于1mm,故可忽略。在以后的观测中,采用在观测点处的纵(或横)方木上钉一向下长木条,对应地基上固定一向上木条,在两木条重合处任意断面做横线。加载后,横线之间的相对位移即为支架本身的弹塑性变形值。预压后,通过可调承托精确调整底模板标高。其标高设定时应考虑设置预拱度。预拱度设置要考虑梁自重所产生的挠度、支架受载后产生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、支架基础的沉降、张拉以后的反拱等因素。
支设侧模和翼缘模板在支设完成底模板后支设侧模板和翼缘模板,其支撑采用10cm×10cm方木,制作支撑框架顺桥向每隔1.0m设1个支撑,同时,在两支撑之间加装方木。一头紧靠于侧模上,另一头用碗扣扣于支架上,为了使支撑成为整体共同作用,在翼缘板支撑方木下,设2道纵向钢管,连接各支撑。
支设内模采用3cm厚板材,按照图纸箱室尺寸制作,同时为保证箱梁模板底板中部混凝土浇注密实,在内模底板每隔1.5m左右设1个振捣孔,在内模顶每隔2m左右设1个天窗。并在混凝土浇注到箱梁模板顶板前将其封闭。